学评价的概念 |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进行的价值判断。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
教学评价的类型 |
分类标准 |
类型 |
主要内容 |
按评价基准分 |
按评价基准分 |
评价对象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
绝对评价 |
绝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 |
自身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
对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其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
按评价功能分 |
类型 |
实施时间 |
评价目的 |
作用 |
诊断性评价 |
教学之前 |
摸清学生底细以便安排学习 |
查明学习准备情况和不利因素 |
形成性评价 |
教学过程中 |
了解学习过程,调整教学方案 |
确定学习效果 |
总结性评价 |
教学之后 |
检验学习结果,评定学习成绩 |
评定学业成绩 |
按是否采用数学方法 |
定性评价 |
根据评价者对评价对象平时的表现、实际状态或文献资料的观察和分析,直接对评价对象作出定性结论 |
定量评价 |
采用数学方法,搜集和处理各种数据资料,对评价对象作出定量结果 |
按评价的 |
他人评价 |
以教育活动实施者以外的人为主体而进行的评价 |
主客体不同 |
自我评价 |
在个人内部就其自身状态进行纵横比较所做的价值判断 |
按评价的范围不同 |
单项评价 |
仅就评价对象的某一方面进行评价 |
综合评价 |
对教学过程各方面所进行的整体性评价 |
按实施评价的正式程度 |
非正式评价 |
在与学生的日常教学的接触、互动过程中,以观察(包括直接和间接的观察)和交流为主要方式 |
正式评价 |
通过相对规范的评价程序和测验(通常是纸笔测验)工具,或通过一些正式举行的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 |
教学评价的功能 |
名称 |
内涵 |
诊断功能 |
分析原因,了解情况 |
激励功能 |
监督和控制教学过程,促进和强化教师和学生 |
调控功能 |
使师生及时知道自己的情况,为调整行为提供客观依据 |
教学功能 |
评价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活动 |
区分和鉴别功能 |
合格程度、优劣程度、水平高低 |
教学评价的原则 |
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可行性原则、评价和指导相结合原则、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