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事业单位备考资料

首页 > 事业单位 > 备考资料

2021年公基备考资料每日积累:红、紫外线

互联网 | 2021-08-16 10:57

收藏

  我们根据波长,将太阳发出的电磁波进行的分类,分成不可见光(包括紫外线)、可见光、不可见光(包括红外线)。那他们二者有何实质性的区别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1.红外线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英国科学家赫歇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热作用强。

  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

  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介。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

  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500μm 之间。

  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

  2.紫外线

  紫外线指的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 10nm~400nm 辐射的总称,人类眼睛是看不到的。

  1801 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在太阳光谱的紫端外侧,存在一段能够使含有溴化银的底片感光,这个意外让人类发现紫外线。

  紫外线是由原子的外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的。自然界的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 290nm 的紫外线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

  而紫外线是10nm~400nm,所以只要290nm~400nm长波紫外线可以进入地球。

  紫外线根据波长还可以进行分类,例如:

  短波UVC(短波紫外线简称UVC),是波长200~280nm(纳米)的紫外光线。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球表面。

  中波UVB(中波紫外线简称UVB),是波长280~320nm的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渗入皮肤内部。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

  长波UVA(长波紫外线简称UVA),是波长400-315nm的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中波紫外线要强,可达到真皮深处,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起到了防御紫外线,保护皮肤的作用。

  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紫外线有杀菌作用制成消毒灯;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推荐阅读——

  招考信息—2021山西最新招聘公告信息|备考咨询

  辅导课程--2021年山西事业单位笔试课程|面试课程

  备考指导--2021山西事业单位备考图书|网课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