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事业单位备考资料

首页 > 事业单位 > 备考资料

2021年公基备考资料每日积累:语言中的哲学(六)

互联网 | 2021-08-05 09:34

收藏

  已经第六期啦!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呢?

  1、“凡以(可)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就人的本性说,是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就客观事物的道理说,是可以被认识的。

  2、“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

  解析:荀子的这段话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3、“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检验言行的客观标准是“功用”,即效用。这句话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检 验作用。

  4、“事实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凡是符合事实效果,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5、“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知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偏废。这是知行关系问题上的相互辩证法思想。

  6、“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解析:王阳明的这段话是说,知是行的来源,行是知的作用;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认为 知决定行。颠倒了知和行的关系,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

  7、“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解析:王阳明提出的这个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眼开则 花明,眼闭则花寂”、“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等命题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8、“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解析:王阳明的这句话认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合一。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9、“由行而行则知,由知而知所行。”

  解析:王夫之的这句话强调要知行统一,这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又如王夫之的“行可兼知,行高 于知”这句话强调行对知的决定作用,也是唯物主义的知行观。

  1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任何事情,事先谋虑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要失败。它表明了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
 

  图书推荐2021公职类招聘考试备考图书

  网课学习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招聘网课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