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事业单位备考资料

首页 > 事业单位 > 备考资料

2021年事业单位考试:每日一练(7.28)

互联网 | 2021-07-28 15:38

收藏

  1.以下表达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概念是:

  A.判断

  B.逻辑

  C.感觉

  D.推理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因此,选择C选项。

  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要的是: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D.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表现如下: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的基本范畴,认识的主体指在实践中从事认识的人,即认识活动的承担者;认识的客体是主体活动的对象,是进入主体活动范围的那一部分客观事物。二者最基本的关系是改造与被改造的认识关系。因此,选择D选项。

  3.“人不可能两次走下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 )。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B.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超越人的认识能力的过程

  C.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是永恒的和绝对的

  D.人作为一种有限的存在应当顺应无限的自然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是标志物质存在状态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出自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强调事物时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体现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因此,选择C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